不久前,我決定放棄基於Ubuntu的發行版,轉而使用openSUSE,發現LEAP 15作為日常使用的Linux版本更為穩定、堅固。然而,我還未接觸到Linux Mint Debian Edition (LMDE),那聲音是我喜悅的腳步聲。
LMDE 6搭配Cinnamon桌面環境。
讓我來解釋一下。
雖然我一直是Ubuntu的長期支持者,但近年來,Ubuntu特有的snap
應用(而非系統套件)及其他專有特性開始讓我感到不適。我需要的是簡單直接的網絡連接、對舊硬體的支持,以及一個不干擾我工作的桌面環境。多年來,Ubuntu一直滿足這些需求,我將其安裝在從舊上網本到筆記本、塔式電腦乃至物聯網設備上。
最近,我決定轉向Debian,這是Ubuntu(及其衍生版本如Linux Mint等)所基於的上游Linux發行版。與Ubuntu不同,Debian堅持一種真正穩固、穩定、非專有的思維模式——而我仍能使用我已經習慣的apt
套件管理器。也就是說,我所使用的每一點自動化(主要是Chef和Ansible)在Debian和Ubuntu上的運作方式完全相同。
I spent some years switching back and forth between the standard Ubuntu long-term releases and Linux Mint, a truly great Ubuntu-derived desktop Linux. Of course, there are many Debian-based distributions, but I stumbled across LMDE version 6, based on Debian GNU/Linux 12 “Bookworm” and known as Faye, and knew I was onto something truly special.
與Ubuntu版本一樣,LMDE提供了多種桌面環境,包括穩健的Cinnamon,為任何Linux、Windows或macOS用戶提供熟悉的環境。它直觀,充滿了出色的功能(如多功能任務欄),並支持廣泛的自訂。然而,它不包含snaps或其他Ubuntu特有的東西,且異常穩定。也就是說,即使在高強度使用Kdenlive視頻編輯、KVM虛擬機和Docker容器時,我也未曾遇到過一次凍結或奇怪的故障。
根據Linux Mint團隊的說法,“LMDE也是我們的開發目標之一,這保證了我們開發的軟件在Ubuntu之外也能兼容。”這意味著,如果你是傳統的Linux Mint用戶,你會在LMDE中找到所有熟悉的特性和功能。經過近六個月的日常使用,這一點已得到證實。
作為一位喜歡保留舊硬體的人,LMDE對我來說增加了其價值,因為它支援64位元和32位元系統。我已經在2008年的MacBook(32位元)、舊ThinkPad、舊Dell小筆電,甚至Toshiba Chromebook上安裝了它。雖然這些機器大多只有不到3GB的RAM,但LMDE運行良好。Cinnamon桌面環境雖不是最輕量的,但在我所有的設備上運行順暢。
在Linux界流傳的一個笑話是,”明年”將是Linux桌面真正成為Windows和macOS替代品的年份。使用Debian Bookworm驅動的LMDE,我謙卑地建議,明年就是現在。
公平地說,在我的一些最舊的硬體上,我選擇了Bunsen。它也是一個Debian衍生品,提供64位元和32位元版本,我正在使用BunsenLabs Linux Boron版本,該版本使用Openbox視窗管理器並節省資源:大約400MB的RAM和低CPU使用率。以Debian為核心,它穩定且無故障。
自從部署LMDE以來,我也開始將我的虛擬機和容器遷移到Debian 12。Bookworm非常強健,在物聯網設備、LXC等上運作良好。由於它也具有長期支援,我對其長期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感到自信。
如果你是Ubuntu和Linux Mint的愛好者,你應該給LMDE一個嘗試。作為日常使用的系統,它確實難以超越。
Source:
https://dzone.com/articles/linux-mint-debian-edition-makes-me-believe-its-fin